華盛頓國會大廈圓形大廳的飾帶藝術

國會大廈圓形大廳的藝術吸引數百萬人觀賞,卻鮮少有人知道它所代表的歷史。
Deena Bouknight撰文/吳約翰編譯
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與遊客。牆上的飾帶(frieze)位在畫面接近頂端的地方。(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210
【字號】    
   標籤: tags: , , , ,

站在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Capitol Rotunda)裡可以欣賞到許多藝術。很多人認為圓形穹頂的視覺體驗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遊客花時間研究這個廣闊空間所呈現的藝術、建築和雕塑,否則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圓形大廳裡的飾帶(friezs)即是一例。

國會大廈圓形大廳的飾帶環繞著建築物內部。(公有領域)

圓形大廳內多層次的藝術、建築元素、造型裝飾及雕刻等,無不吸引造訪者的眼光。「飾帶」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通常位在天花板下方,以水平條狀的彩繪或雕刻裝飾。國會大廈圓形大廳的彩繪飾帶,正好就叫作「美國歷史飾帶」(The Frieze of American History),接續由三位藝術家完成,分別是康斯坦丁‧布魯米迪(Constantino Brumidi,1878─1880年)、菲利波‧科斯塔吉尼(Filippo Costaggini,1881─1889年)和艾林‧考克斯(Allyn Cox,1951─1953年)。儘管三人都在意大利羅馬接受過訓練,但他們卻在世界上屈指可數的重要建築內以意象與象徵的方式為美國後代子孫呈現多段美國重要歷史,從哥倫布登陸到航空工業的誕生等。

視覺詮釋從寓言開始。「美國」以一位女性代表,手持長矛和盾牌。「美國」右邊的另一位婦女代表「美洲原住民」,拿著弓箭。還有一位女性人物代表「歷史」,手持一塊記錄歷史事件的石板。當然,其中又以「美國老鷹」最為顯眼,它的爪子緊抓著橄欖枝,象徵和平。

飾帶中的「America and History」,以一位手持長矛和盾牌的女性代表「美國」。(公有領域)

在這個象徵性畫面之後,還有18個場景,清楚描繪美國歷史上的關鍵時刻。每個場景都以戲劇畫面呈現。例如,1542年,在密西西比河沿岸舉行的埃爾南多‧德索托(Hernando DeSoto)葬禮,這位西班牙探險家的遺體被覆蓋著,周圍有14名男士,其中1人把手放在《聖經》上。還有一段畫面描繪1775年的列星頓戰役(Battle of Lexington),一位英國軍官騎在一匹壯碩的馬匹背上,他身後是列隊整齊的紅衫(英國的軍事服裝)大軍,而他的前方有一支美國民兵聚集在枝葉茂密的樹旁,受傷了仍不屈不撓。

圓形大廳牆上飾帶《德索託的葬禮》(Burial of DeSoto),從西班牙探險家之死展開美國歷史故事的描述。(公有領域)
飾帶中的《列星頓戰役》(Battle of Lexington),靈感來自18世紀的美國革命(美國獨立革命)。(公有領域)

飾帶接下來還有《獨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群眾在戶外集會高喊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與其他開國元老的名字;康沃利斯(Cornwallis)的英軍在約克鎮畢恭畢敬地投降;內戰結束後,一名南方聯盟士兵和一名北方聯邦士兵握手,各有一名士兵陪同,所有人都攜帶步槍、劍、刺刀等武器;還有,在美西戰爭(Spanish-American War)期間,砲手們準備在海戰中發射大砲的情景。

飾帶中的《獨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群眾在戶外集會高喊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與其他開國元老的名字。(公有領域)

這些飾帶中還有許多其它重要的美國歷史事件,例如印第安少女波卡洪塔絲(Pocahontas)拯救上尉約翰‧史密斯、清教徒登陸(Landing of the Pilgrims)、新英格蘭殖民等。

飾帶中的「Captain Smith and Pocahontas」,印第安少女波卡洪塔絲(Pocahontas)拯救上尉約翰‧史密斯。(公有領域)

飾帶看起來很小,那是因為它位在圓形大廳地板往上58英尺處;實際尺寸有8英尺4英寸,周長約為300英尺。飾帶採用「灰色調畫」(grisaille)繪製,融合白色和棕色調,因此看起來像雕塑,不像繪畫。

如果想充分了解飾帶描述的歷史故事,可透過國會大廈或各州政府辦事處,預約一次完整的參訪介紹。帶上長焦鏡頭、雙筒望遠鏡或兩者都帶去,仔細觀察好好欣賞每件歷史事件描述的故事。此外,書籍像是《美國國會大廈:建築與裝飾》(The United States Capitol: Its Architecture and Decoration)也能提供更多的參考。

原文:Focus on a Frieze at the Capitol Rotunda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迪娜‧布克奈特(Deena C. Bouknight)是位擁有三十多年的作家、記者,在北卡羅來納州西部的山間小屋寫作,為許多在地、區域、國家與國際性刊物撰寫有關飲食文化、旅行、人物等文章。目前創作有三本小說,包括唯一一本關於東海岸發生嚴重地震的歷史小說。個人網站是DeenaBouknightWriting.com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落竹三千, 成就一畝茶。」古人以竹自許君子品德,今人以竹製焙籠泡出一壺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湯的甘甜,此間一件件竹編器具透過竹編師傅落款標記,成了審美的主體,傳世千古的好手藝。
  • 老子《道德經》說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 在13、14世紀時,馬賽克創作是主流,而濕壁畫則被視為窮人的馬賽克。在羅馬特拉斯提弗列(Trastevere)的聖母大殿(St. Mary)中留下了卡瓦利尼的馬賽克作品,描繪的全部都是聖母瑪利亞以及對卡瓦利尼影響深遠的古典設計,這些是他職涯早期極力復興的藝術形式。
  • 我在《胡筆標準:千百年來第一人,創造出毛筆的標準》〈自序〉曾提及,年輕時拚搏事業,每天工作十六小時都不覺苦,一直到了五十歲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樹盆栽,欣賞之餘,驀然驚覺人生已過了一半,該是放下腳步,開始修護保養身體的時候了。
  • 歌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時是一項復興希臘古典戲劇的實驗。到了巴洛克時期(1600年─1750年),歌劇達到了頂峰,成為吸引全歐洲觀眾的藝術奇觀。這種藝術形式逐漸成為那個時代的精髓,並預示了其400年後的發展。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科莫鎮遍布著形形色色的飯店和別墅,而梅爾齊別墅則座落在寧靜的湖邊。她優雅的氣質與科莫湖的靈氣相通,不變的是,二百多年來仍不斷地感動著遊客和路人。
  • 奧斯陸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這座於市中心、弧形一層樓高的荷蘭巴洛克風格建築,以石材與紅磚混合而成。大教堂東邊是教堂前側聖壇或稱禮拜堂(chancel),鐘樓有銅製的圓屋頂,搭配文藝復興風格的尖塔。大教堂幾世紀以來不斷在整修與翻新。
  • 1738年,維斯教堂(Church of Wies)在一次目擊奇蹟事件後誕生。據說,當地一位農民的妻子看到基督木雕像的眼睛含著眼淚,隨後大量遊客湧入此地,修道院院長施泰因加登(Steingaden)於是委託多明尼庫斯‧齊默爾曼為這件「受難救世主」(Scourged Savior)設計一座華麗的聖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