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盖塞别墅:田园诗般的博物馆公园

经典艺术、传承不朽、超越生命、启迪人心
ARIANE TRIEBSWETTER撰文/吴约翰编译
博尔盖塞别墅(Villa Borghese)又称平西安纳别墅(Villa Pinciana),是罗马第三大公共公园,占地198英亩。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其它别墅,这座公园是主要景点,建筑物反成了花园景观美的点缀。画面是博尔盖塞别墅侧面视角,为一旁的英式庄园花园增添几分优雅气质。(BGStock72/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326
【字号】    
   标签: tags: , , , ,

身处繁忙的市中心,我们经常渴望片刻的宁静。罗马市中心有一座大型公共公园:博尔盖塞别墅(the Villa Borghese),这是一座露天博物馆,融合意大利艺术与自然景观,不仅是我们的精神粮食,更是完美的心灵庇护所。

博尔盖塞别墅位在陡峭的西班牙阶梯(the Spanish Steps)斜坡北方,拥有各式花园、美术馆及各种景点,例如:人造岛上的神庙、特色喷泉、雕塑作品、19世纪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等等,营造出一个风景如画的空间,让人置身其中欣赏最好的意大利艺术。

博尔盖塞别墅成为欧洲最受欢迎的公园以前,原本属于博尔盖塞家族所有。1605年,红衣主教希皮奥内‧博尔盖塞(Cardinal Scipione Borghese)将葡萄园改造成自罗马时代以来规模最大的花园。红衣主教建造这座别墅的目的在展示家族威望,以及收藏杰出的罗马、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

红衣主教收藏的艺术品在公园里的博尔盖塞美术馆(the Galleria Borghese)展出。建筑师弗拉米尼奥‧蓬齐奥(Flaminio Ponzio)和乔凡尼‧瓦桑齐奥(Giovanni Vasanzio)以回归古典结构的文艺复兴风格设计美术馆,表现在建筑立面上非常明显,辅以矫饰主义风格(Mannerist style)的古董雕塑装饰,也是文艺复兴后期风格的延伸。建物内部与外观一样宏伟,以罗马大理石装潢,典藏许多艺术作品,包括巴洛克雕塑家吉安‧洛伦佐‧贝尔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的多幅杰作。

博尔盖塞美术馆座落在蘋丘上(the Pincian Hill),正门口的建筑立面,装饰许多耀眼的白色灰泥浮雕。两侧建物令整体建筑呈现U形结构,中央门廊屋顶可见露台与栏杆扶手上的古董雕塑。博尔盖塞美术馆以其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绘画和文艺复兴时期雕塑等杰出收藏闻名,当中又以吉安‧洛伦佐‧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的雕塑最为出色。

博尔盖塞美术馆座落在蘋丘上,正门口的建筑立面装饰许多耀眼的白色灰泥浮雕。两侧建物令整体建筑呈现U形结构,中央门廊屋顶可见露台和栏杆扶手上的古董雕塑。(vasili1/Shutterstock)

博尔盖塞美术馆内有座贝尼尼的大卫雕像作品,诠释大卫准备与歌利亚决战的一幕。室内的每一角落都有装饰品,包括镜子、雕塑品、精致橱柜等填满整个空间。墙面漆以柔和的金、白、灰色,完美衬托杰出的雕塑作品。再加上多色混合的罗马大理石点缀墙面,地板也镶崁彩色大理石。

博尔盖塞美术馆的每一角落都充满装饰品:镜子、雕塑品、精致橱柜等填满整个空间。(vasili l/Shutterstock)

其它建筑特色包括“拉斐尔之家”(Casina di Raffaello)和“瓦拉迪耶之家”(Casina Valadier),这些新古典主义建筑以庞贝风格的壁画装饰。简单来说,博尔盖塞别墅结合大自然与建筑、绘画、雕塑等三大古典艺术,营造出田园诗般的独特魅力。

阿斯克勒庇俄斯神庙(the Temple of Asclepius)

在诗情画意的湖泊上有一座人造岛,岛上有一座阿斯克勒庇俄斯(希腊医神)神庙,展示古典建筑特色的柱子和屋顶三角墙饰(pediment)。神庙在1786年由安东尼奥‧阿斯普鲁奇(Antonio Asprucci)和他的儿子马里奥‧阿斯普鲁奇(Mario Asprucci) 建造,一般认为这座复制品是为了纪念最早建在台伯岛(Tiber Island)上古老的阿斯克勒庇俄斯神庙。此外,复制古代神庙也是一种常见的景观装饰艺术。

阿斯克勒庇俄斯(希腊医神)神庙座落在诗情画意的湖泊人工岛上,展示古典建筑特色的柱子和屋顶三角墙饰(pediment)。(Elena Popovich/Shutterstock)

戴安娜神庙(the Temple of Diana)

戴安娜神庙于1789年由安东尼奥‧阿斯普鲁奇(Antonio Asprucci)根据古典造型设计。这座小型圆形神庙使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打造,属新古典主义风格,灵感来自古典型式。一圈一圈环绕着的圆形阶梯引导通向神庙内部。

戴安娜神庙在1789年,由安东尼奥‧阿斯普鲁奇根据古典造型设计。(Marco Rubio/Shutterstock)

环球剧院(The Globe)

令人惊喜的是,花园里有一座“环球剧院”(The Globe),它是伊丽莎白时代莎士比亚露天剧院的复制品。剧院通常会在6到10月进行演出。

环球剧院位在花园里,它是伊丽莎白时代莎士比亚露天剧院的复制品。这张鸟瞰图显示,剧院具备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结构特色。(Stefano Tammaro/Shutterstock)

特色喷泉

各式特色喷泉出现在公园各处,以古典元素与灰泥雕刻组成。常见神话中的众神或海洋生物点缀喷泉景观。例如,“海马喷泉”位在四条林荫大道中心,海马的身体像鱼,马头则顶着喷泉。

海马喷泉位在四条林荫大道中心;海马的身体像鱼,且马头顶着喷泉。(Irisphoto1/Shutterstock)

另一个美丽的喷泉位于有林荫遮蔽的广场上,展示一位女士站在芦苇丛里,发现了摩西而后拯救他的场景。

广场上美丽的喷泉展示一位女士在芦苇丛中,发现了摩西然而后拯救他的场景。(Marco Rubino/Shutterstock)

海洋生物的装饰是花园和喷泉的常客。例如石海龟喷泉,石海龟在多个喷泉都可见到。

石海龟喷泉随处可见。(Jolanta Wojcicki/Shutterstock)

此外,还有一座迷人的维多利亚式“水力计时器”(水钟仪)位在阿斯克勒庇俄斯神庙附近,由乔瓦尼‧巴蒂斯塔‧恩布里亚科(Giovanni Battista Embriaco)于1867年为“巴黎世界博览会”(Paris Universal Exposition)建造。1873年,建筑师约阿希姆‧厄索克(Gioacchino Ersoch)将这座水钟安置在博尔盖塞别墅的一座喷泉中。这座维多利亚风格的时钟,再次证明了博尔盖塞别墅的独创性。

这座迷人的维多利亚式“水力计时器”(水钟仪),位在阿斯克勒庇俄斯神庙附近,由乔瓦尼‧巴蒂斯塔‧恩布里亚科(Giovanni Battista Embriaco)于1867年为“巴黎世界博览会”(Paris Universal Exposition)建造。(Silga Belte/Shutterstock)

原文:Villa Borghese: An Idyllic Museum Park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作者:艾莉安‧翠布斯维特(Ariane Triebswetter)是位国际自由记者,拥有现代文学和古典音乐背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的立场。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落竹三千, 成就一亩茶。”古人以竹自许君子品德,今人以竹制焙笼泡出一壶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汤的甘甜,此间一件件竹编器具透过竹编师傅落款标记,成了审美的主体,传世千古的好手艺。
  • 老子《道德经》说道:“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在13、14世纪时,马赛克创作是主流,而湿壁画则被视为穷人的马赛克。在罗马特拉斯提弗列(Trastevere)的圣母大殿(St. Mary)中留下了卡瓦利尼的马赛克作品,描绘的全部都是圣母玛利亚以及对卡瓦利尼影响深远的古典设计,这些是他职涯早期极力复兴的艺术形式。
  • 我在《胡笔标准:千百年来第一人,创造出毛笔的标准》〈自序〉曾提及,年轻时拚搏事业,每天工作十六小时都不觉苦,一直到了五十岁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树盆栽,欣赏之余,蓦然惊觉人生已过了一半,该是放下脚步,开始修护保养身体的时候了。
  • 歌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时是一项复兴希腊古典戏剧的实验。到了巴洛克时期(1600年─1750年),歌剧达到了顶峰,成为吸引全欧洲观众的艺术奇观。这种艺术形式逐渐成为那个时代的精髓,并预示了其400年后的发展。
  • 站在美国国会大厦圆形大厅(Capitol Rotunda)里可以欣赏到许多艺术。 很多人认为圆形穹顶的视觉体验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游客花时间研究这个广阔空间所呈现的艺术、建筑和雕塑,否则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圆形大厅里的饰带(friezs)即是一例。
  • 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Alabama State Capitol)位于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是该议会大厦特色。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与其它州的议会建筑类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个城市。
  • 科莫镇遍布着形形色色的饭店和别墅,而梅尔齐别墅则座落在宁静的湖边。她优雅的气质与科莫湖的灵气相通,不变的是,二百多年来仍不断地感动着游客和路人。
  • 奥斯陆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这座于市中心、弧形一层楼高的荷兰巴洛克风格建筑,以石材与红砖混合而成。大教堂东边是教堂前侧圣坛或称礼拜堂(chancel),钟楼有铜制的圆屋顶,搭配文艺复兴风格的尖塔。大教堂几世纪以来不断在整修与翻新。
  • 1738年,维斯教堂(Church of Wies)在一次目击奇迹事件后诞生。据说,当地一位农民的妻子看到基督木雕像的眼睛含着眼泪,随后大量游客涌入此地,修道院院长施泰因加登(Steingaden)于是委托多明尼库斯‧齐默尔曼为这件“受难救世主”(Scourged Savior)设计一座华丽的圣殿。
评论